我校采矿工程学科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近年来主要从事煤矿的地下开采、同时兼顾露天开采和非煤矿山开采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在教学工作中,以为矿山行业培养优秀的合格人才为目标,培养了大量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在科研和学术研究中,以建设绿色开采理论体系和技术为主要目标,主要的研究方向有:绿色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 厚煤层及难采煤层的开采理论与技术; 煤与瓦斯共采的理论与技术; 采动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 充填采矿理论与技术; 水患威胁煤层安全开采理论与技术; 矿山系统工程及计算机应用; 露天开采及边坡稳定; 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尤其是在绿色开采理论、放顶煤开采、煤与瓦斯共采、巷道围岩控制、充填采矿、大水煤层开采、露天矿边坡稳定、资源规划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绩。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出版著作和教材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博士点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等,年到位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为推动我国矿山开采的科技进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