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当时称“矿山测量”)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联合于我校“采矿工程”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后按国家教委专业目录,逐步调整为现在的名称。1998年11月经批准设置“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12月获得“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本学科被 列入我校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及211一、二、三期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点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创新能力强。本学科为国内最早进行矿山测量研究的单位之一,特别注重面向国家需求,立足前沿,科学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已形成测绘工程与技术、“3S” 及其应用、变形监测及矿区沉陷控制、土地监测与复垦整治、资源环境信息与空间决策等优势研究方向,尤其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和开采沉陷方面优势明显。
本学科(北京)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973、863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4项,其它国务院部门项目1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纵横向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发表论文近500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2009年《土地复垦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